关于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
加速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明服务体系的建议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明需求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明服务网络,让大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厚的基本公共文明服务。
近些年,在加强城乡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明的成效,但与广大大众抬高的文明需求间还有一定距离,存在如城乡间文明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文明专业人才不足,农村居民无论在享受公共文明服务权、文明科技进步权,还是在参与文明生活权、接受文明教育权和培训权、文明创意权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等不少疑案,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尚未到位;二是城乡文明设施陈旧滞后;三是公共文明服务队伍素质偏低。为此建议:
1、要进一步重视文明事业发展。文明是塑造城市的精神心肝,衡量城市的综合实力,反映城市的风格特色。党委政府应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升政府在公共文明服务中的责意识,把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部位,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互衔接配系的政策扶持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努力使公共文明服务投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相平衡,使面向农村居民的公共文明服务人均投入与面向城市居民的公共文明服务人均投入相平衡,尤其要重视基层和农村公共文明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公共文明发展结合起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强化促进文明事业发展的工作责制和考核奖惩,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明服务体系建设善为。
2、要进一步加强文明设施建设。加速重点文明项目建设,将文明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提高城市文明设施建设的品位,加速建设文明馆、大剧院等标记性文明项目,发挥城市的文明辐射作用,积极打造“15分钟城市文明圈”。要加强农村基础文明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乡镇文明站(中心)建设,并在老城改造、住宅小区和新农村建设中,建立配系的公共文明设施,积极打造“30分钟农村文明圈”。
3、要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明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公共文明服务工作者的专职化、专业化进程,注重农村文明队伍从“兼职型”向“专业型、复合型”发展。积极扶持大众业余文明队伍建设,建立相应扶持政策,加强专业指导,探索建立乡镇特色文明团队保障、大众文明团体培训保障等机制。深入实施农村文明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对基层文明干部、文艺骨干和村级文明管理员进行全员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明建设带头人和农村文艺团队。加强文明人才引进,鼓励高校肄业生、专业文明人才到基层从事公共文明服务工作,动员全乡文艺人才组建文明志愿者队伍,提升文明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湖州市工商联